仙工智能為香港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章節生效以來按此章節公開遞表的第【8】家特專科技公司,也是上海第【1】家公開按此章節遞表的特專科技公司。
*18C章程是指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規則》第18C章,于2023年3月31日正式生效,旨在為特專科技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上市通道。該章節聚焦人工智能、云計算、先進制造、新能源、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允許未滿足傳統財務指標的科技企業通過研發實力、商業化前景等核心指標登陸港股市場
冠軍團隊領航,普洛斯、科沃斯為股東
仙工智能成立于2020年,創始人趙越本科考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混合班,取得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在校期間,擔任浙大機器人實驗室小型組機器人足球隊隊長,并帶領團隊代表浙江大學連續兩次奪得RoboCup世界冠軍。聯合創始人葉楊笙、王群皆為冠軍團隊核心成員。
成立至今,仙工智能完成四輪融資,股東包括普洛斯、華創資本、科沃斯、IDG、賽富資本、浩瀾資本、遠橋資產、洪泰基金等多家知名產業和財務投資人。
連續兩年機器人控制器銷量全球第一
仙工智能是一家以控制系統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公司,基于「機器人大腦」— 控制系統的技術與市場地位,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為客戶提供機器人開發、獲得、使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仙工智能在2023-2024連續兩年的全球機器人控制器銷量排名第一,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全球首家規模化的智能機器人開放平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仙工智能控制器適配超過300種零部件,并支持超過1500家集成商與終端客戶。截至目前,基于仙工智能平臺部署的機器人已經超過1000種款型,覆蓋3C、汽車、自動化設備、新能源、半導體、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等超過20個細分行業。
「技術+平臺」雙飛輪驅動,增強商業化落地能力
仙工智能打造了集性能卓越、易用性與跨行業適應性于一體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在高可靠性、高易用性與高泛化性層面擁有絕對技術優勢。其業務模式為「技術+平臺」雙飛輪驅動,在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的同時,實現跨行業的可擴展部署,基于該業務模式進一步強化了仙工智能將機器人解決方案在多種工業環境與操作環境中實現商業化落地的能力。

仙工智能通過平臺向下游集成商、終端客戶提供「控制器+軟件+機器人」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致力于讓開發、獲得、使用智能機器人沒有門檻。
招股書顯示,仙工智能業務遍及全球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涵蓋數千個工業場景。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服務了380家、587家、832家客戶。客戶涵蓋集成商和終端客戶兩大群體。
年營收復合增速35.7%,毛利率穩步增長
招股書顯示,仙工智能的收入結構主要呈現三個核心板塊:集成SRC系列機器人控制器的機器人銷售是核心收入來源,在往績記錄期間,其絕對金額及其占總收入比例均持續攀升;機器人控制器及配件銷售構成另一重要收入支柱;此外,軟件銷售收入雖占比較小,但呈穩步增長態勢,其作為與控制器及機器人配套的關鍵產品,對其他硬件產品的銷售起到顯著協同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仙工智能還通過星云系統、Roboshop及Robocare等基礎設施與工具鏈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進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

財務數據顯示,仙工智能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84億元、2.49億元、3.39億元,2022年至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7%。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6.8%、49.2%、45.9%。根據灼識咨詢數據,仙工智能同期的綜合毛利率保持在45%以上,處于智能機器人行業領先水平。
2022年、2023年、2024年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3074萬元、2090萬元、1063萬元,虧損逐年收窄,呈現出向盈虧平衡發展的積極態勢。
仙工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推進尖端AGI及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究及開發;建設一個整合研發、運營、組裝及測試功能的多功能中心;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和收并購;建設全球銷售體系;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